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在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放異彩,卻失落最佳電影寶座予中港合作的《葉問》,引來部分電影工作者質疑,金像獎為了商業利益「偏袒」合拍片。
二 ○○三年九月CEPA啟動,香港導演可跟內地電影商合拍電影,合拍片必須依足國產片規範,並要經嚴格審查。二○○六年起合拍片取代「純港產片」,此後每年 平均出產四十部,《長江七號》、《赤壁》及《投名狀》等,由劇本取景到故事主軸,都以中國大陸的人脈為重心,內容環繞中國歷史傳統文化,符合十三億內地觀 眾口味。
《麥兜响噹噹》是次在內地「殺出血路」,在推銷其標榜的香港特色之餘積極北望,包裝「善良與純情」這個麥兜格言與普世價值,為爭名 逐利的內地社會打開一扇透氣窗。《麥》故事講述麥太在港當瘦身代言人及區議員,又教烹飪,身兼多職仍入不敷支,加上兒子麥兜被大學教授評為「不是低能,只 是善良」,麥太於是送麥兜到武當山練功自強,麥太則在神州四處闖蕩找商機。故事情節不忘揶揄香港人不鹹不淡的普通話、不能捱苦驕生慣養、爭相北上掘金。這 些電影元素,香港人看來身同感受之餘也為內地人津津樂道,市場計算之準繩不得不佩服。
麥兜漫畫創作人麥家碧,否認劇本刻意迎合內地觀眾,「描繪的都是真實的香港人、內地人心態。那是中國人的故事,沒分香港人、內地人。」
「故 事說:麥兜的單純、善良,在物質社會中,卻被視為蠢、落後、不夠醒目。」麥家碧認為,香港人一向被視為「醒目仔」,但隨中國社會愈見富裕,「醒目仔」也充 斥內地。麥兜所以獲得內地人認同,可能因它是逆主流的一道反思清泉有關,例如電影提及的道家自然學說,既是「麥兜」精神,亦與內地近年湧現的國學風潮一拍 即合。
「我們不會為遷就一個市場而抹殺本土特色。」麥家碧說,劇中的尹光歌曲、香港唐樓舊貌、「袁和平兒童暑期吊威吔班」等,都只有香港人才會笑得大聲。
《麥》的總投資額達一千二百萬元,它的另一個成功,是遇上融資伯樂,獲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擔當發行人。上海文廣當年看中沒有知名度的麥兜,正如麥家碧所指,麥兜的純,在競爭激烈的大陸社會已成為最佳賣點,能打動不同年紀、尤其是女性的心。
在合拍片取代純港產片的趨勢下,香港電影發展局秘書長馮永【圖】不認為合拍片淹沒了香港片的本土特色。
「內地投資方找香港導演的原因,是因為港人懂得抓緊市場,不像內地導演,將電影看成純文化藝術。」馮永說,內地投資者都希望香港導演拍自己的一套,「不用個個變成張藝謀」,故合拍片不會抹煞香港特色■
採訪.撰文:盧曼思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