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January 27, 2010

明信片 羅維明 Are u 3D ready?

010年1月20日

看了《阿凡達》(Avatar)沒?沒?就快點。

有些電影不必看,有些只須家裏看,有些要到電影院看,有些更要到IMAX電影院看。特別是今日的3D片。

《阿凡達》不只是電影,還是歷史,Hollywood第四度3D reboot,它不是第一部,卻是個里程碑。歷史在眼前經過,發生的一刻怎容缺席,坐到電影院去參與歷史演出,幾十年後便可同兒孫話舊:「嘩,個陣……」。

不過到時世界可能已經去到Hologram,3D已經小兒科。

3D 電影當然不是新鮮事,細說從前,原來跟電影一樣長命。Lumière兄弟在1895年推出今日電影定義的Cinématographe前,英國的 William Friese-Greene在1890年便發明了3D影像,把同一映像的兩條片並排,用一支雙筒鏡Stereoscope就看到立體感,不過那是單人鏡 筒,大家各看各的,因此像愛迪生(Thomas Edison)的Kinetoscope給時代淘汰。但有心人絡繹於途,不斷嘗試,十多年後終於可以投射放映。美國默片大導演Edwin Porter曾經在1915年試映過幾段3D片,不過後來不了了之。直到1922年Harry Fairall才推出第一部劇情片The Power of Love,但愛情力量俘虜不了當時人,影片只在洛杉磯首映,去到紐約,放給幾個戲院老闆看,無人問津,最後連拷貝都下落不明。以後的3D製作偶一為之,像 實驗嘗試,以求掌握技術多過商業發展,直到1950s,才出現史稱的黃金年代,那時候電視面世,荷里活出盡渾身解數應戰,又彩色、又3D、又闊銀幕,但最 後3D還是敗下陣來,因為技術還未完美,映像不夠清晰。但當年名作一部接一部,希治閣的《電話情殺案》(Dial M for Murder)都有3D版本。據講,1953年的3D《蠟像院魔王》(House of Wax)還在香港上映過。余生也晚,未能適逢其會,做不了時代見證人。但今日時間剛剛好,一切都準備妥當,有數碼科技幫手,未來3D,可能連眼鏡都不用 戴,大家再沒有藉口拒絕3D。

今時今日,3D reboot,不是荷里活要變法圖強,而是世界終於去到3D紀元,除了電影,電視都準備好3D,今年南非世界盃將會有3D轉播,而家用版的3D攝錄機都開 始發售,遲早連《笑笑小電影》(The American Home Video)都3D化。剛買了HDTV機的你,準備買多部3D電視機吧。而我希望會有家用3D Converter,只要Plug and play,我現在收集的幾百部DVD就可以即時立體化,否則我死畀你睇。

有人或者覺得3D未必好過2D。但想一想,那會是多美妙的一回事。 以前一個個平板的影像都立體起來。Garbo的特寫,你終於了解到她臉蛋圓滑的弧度。年輕的Monica,走在夏日陽光的海灘,向着鏡頭的你微笑,熱情的 身體彷彿就衝往你身上。脆弱的Karina圍繞着桌球枱載歌載舞,搖晃的頭髮似乎拂到你的臉。童年的Ivan在井底伸手撈月,手捧上來的月光,彷彿捧到你 身邊。

你更接近你的夢。

而刷刀劃過圓月一樣的眼睛,應該比以前更震撼了。

不過新的3D美學,震撼不再是唯一追求的效果。

希 治閣當年拍《電話情殺案》都會誇大3D凸出的效果,Grace Kelly求救的手不斷伸向觀眾,不斷的伸……。《阿凡達》的好處是,射向敵人的箭沒有射向觀眾。我們偶然會躲閃一下揚起的沙塵,但最醉人的還是,點點螢 光真像飛繞在身邊。3D技巧不再專攻驚嚇,3D技巧醉心怡情。3D可以更感人。

《阿凡達》證明3D電影不是卡通、不是Kidult、不是恐怖、不是4仔的專利。3D電影都可以是人情電影。於是任何題材都可以拍3D。

將來還會有2D電影?金馬倫便說:「我幹嘛還要拍2D?」

美 學問題講完了,講點現實問題。過渡階段,新的世代需要新的名詞,3D電影目前都有兩種,一種還是貼緊銀幕,另一種,戴個眼鏡,你會覺得映像凸出來,為了方 便,我叫前者做浮影(3D-on 2D),後者做凸影(real 3D),因為將來的Hologram,我打算叫它做立影,屆時連銀幕都不要,一個虛幻人影就生勾勾的站在你眼前。

未來凸影會有一日不必戴眼鏡,但目前今日,為環保、為省錢,眼鏡不便即用即棄,電影院就有責任清洗消毒。《阿凡達》如此感人,我用的那面鏡,不知留下多少前人傷心的淚痕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